作家海明威曾说:
“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,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。”
深以为然。
会说话,是一种本事;学会不说,则是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修养,也是一个人收敛锋芒的善良。
很多时候,面对一些事和人,我们选择不说,并不代表懦弱,而是为了减少矛盾;我们选择沉默,不代表理亏,而是为了远离是非。
说,是一种表达;不说,是一种表态,相信,清者自清,时间会还原真相。
01
-
不妄议,是尊重。
《格言联壁》中有句至理名言:
“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。”
世界之大,从不缺发表意见之人,缺的是不随意评价他人的善良和涵养,知人不评人,是与人交往时的一份尊重,一份自律。
记得在一部电影中,有个心情沮丧的女孩在公交车上没给一位老大爷让座而发生争执,这一幕被记者拍到做成了新闻,女孩因此遭受了千万网友的嘲讽辱骂。
她丢了工作、失了朋友,成了人人喊打的“过街老鼠”,再怎么道歉都于事无补,后来女孩不堪舆论重负自杀了。
他们不知道的是女孩没让座的那天被查出了癌症晚期,她一直沉浸于悲伤无法自拔。
很多时候,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,更无法看到所有的真相,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沉默,保持善良。
人生实苦,人人都在负重前行,有时候你一句不正当的评议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给他人带来无法预估的伤害。
看不清别人的生活,读不懂别人的人生,就不要轻易评价指责,不要妄加揣测议论,不说,是给别人留一份尊重,也给自己留三分口德。
02
-
不失言,是涵养。
你一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一类人,总是不分时间和场合的说些让人心塞和添堵的话。
当你欢欢喜喜晒出情人节礼物时,他会冷不丁地来一句:秀恩爱,分得快;
当你历经万千辛苦终于取得成就时,他会酸溜溜地说:得瑟,还不是靠运气;
当你为了孩子的教育愁眉不展时,他又会吐槽嫌弃:你那孩子就不是读书的料。
一个人说话的分寸感,充分暴露了他的境界和层次。
有涵养的人,不会因失言让人扫兴,更不会因毒言使人心痛。
《弟子规》中有言:
“人有短,切莫揭;人有私,切莫说。”
人人都有不可触碰的逆鳞,不要把口无遮拦当作坦率耿直;不要把咄咄逼人当作逆耳忠言;羞辱别人的同时,也会反噬到自己。
正所谓:“言不在多,希言则贵,善言则巧。”
该说的说,不该说的不说,分场合分对象,不逾越不唐突,才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睿智和修养。
水深不语,人稳不言。
不说,是明悟了人情世故,是沉淀下来的圆润智慧;
不说,是懂得了锋芒不露,言语间都是给他人满满的温暖和善意。
03
-
生而为人,请保持善良。
《增广贤文》有云:
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
生而为人,各人有各人的困顿和欢喜,晦涩和皎洁,有时候温言善语体谅别人,也是成全自己。
作家贾平凹曾写过一个故事,一位有口吃的路人前来问路,恰好指路的人也是个结巴,于是指路人在整个过程没说一句话,只是用手比划。
有人感到奇怪问其原因,指路的人说:“人家也有口吃,我要是说话了,那人会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。”
与人为善的理解,推己及人的周到,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善良。
我们从一个人的“沉默不语”中,也可以看出他高尚的品格以及高层次的修养。
就像张爱玲说的:“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。”
当我们能够深入感受到对方的难堪,能够发自内心去照顾他人的情绪,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看到别人的优点,不妄言、不失言、不多言,就是将善待他人根植于心。
人生苦短,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善良,理性开口,适时沉默,少一些自以为是的言论,多一些以心度心的温暖。
真正有修养的人,都明白沉默自有其力量。
往后余生,愿你我都能参透“不说”的智慧,在是非面前,不恶意诋毁;在琐事面前,不指手画脚,在流言蜚语面前,淡然一笑。
历尽千帆归来,岁月依旧安好,学会不说之善,静守内心欢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