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不在多,希言则贵,善言则巧。
俗话说:“韶光把人抛,岁月催人老。”人生在世,不知不觉间,已至中年。
人到中年,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增长,还有心境上的成熟。
经历过人生风雨,品尝过生活苦辣,方才明白:有些友,要珍惜;有些书,必须读;有些话,不可说。
这既是中年应有的智慧,也是人生必备的成熟。
01
“半生已过,走走停停,谁行谁不行,遇事见真情。”
洪应明在《菜根谭》中说过这么一句话:耳中常闻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。若言言悦耳,事事快心,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。
大致意思是,逆耳忠言,可以修正你的德行,帮你进步,而言不符实的夸奖听起来虽然悦耳,却如毒药,容易埋葬你的一生。
我们的一生,会遇见很多的人:有的人不断地吹捧你,从他口中说出的话,永远是好话,在他的吹捧中,你也以为自己很优秀,看不见自己的缺点,然后停滞不前,甚至人生倒退。
有一种人,总以打击别人为乐。不管你做了什么,总能挑出你的毛病,打击你,然后彰显自己的高贵。
跟这样的人在一起,你会很不舒服,很难开心起来。
还有一种人,你做对了,他由衷为你感到高兴;你做错了,他也会认真严肃地告诉你,你哪里做得不对,然后真诚地帮你一起,改正自己身上的错误。
在他的真诚且用心的帮助下,你终将成为越来越优秀的自己。
这样的朋友,是诤友,是明镜,是你一生的恩人,值得用一生铭记。
余生很短,和谁在一起很重要,能交到好朋友,便是一辈子最大的福气。
02
多读书
一个人了解世界的方式无非有两种:一是读万卷书,二是行万里路。
读书,可以说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、打开认知大门的第一把钥匙。
林语堂曾说:“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,以时间和空间而言,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。”
一个不读书的人,他的认知与理解或固化、或肤浅,难有深度与内涵,常常被自己的世界所束缚着。
其实,读书的厚度,往往决定着人生的高度。当你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,见识也就越来越广,就能拥有掌控人生的底气。
读书,是为了求知,也是为了求己,唯有不断汲取新知,不断重塑自己内心的世界,才能让如今的自己优于昨日的自己。
听过这么一句话:“你读过的书终将融进你的骨子里,与你血肉相连,伴随你走一生。”
读书,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,那些不起眼的字符,都充满了生命力,打动我们,并给予力量。
人生过半,唯有多读书,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、有情趣的人。
03
少妄语
俗话说:“言多必有失,语多必伤己。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,就是学会克己复礼,谨言慎行。争一时长短,逞一时口舌,虽赢了当下,却会输了未来。
南宋吴曾的《能改斋漫录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。
祥符二年,柳永参加礼部考试,觉得自己必定考取第一名,可没想到,却被皇帝看作“文辞虚华不实”,惨遭落榜。
柳永悲愤之余,挥毫泼墨,写下了著名的《鹤冲天·黄金榜上》,以发泄心中不满。而其中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”这句,却让皇帝倍感不爽。
在之后的科举中,柳永本已被录取,可皇帝却大笔一挥,把他名字划掉,并说:“且去浅斟低唱,何要浮名!”
其实,柳永才华无双,本可以在官场大展宏图,可就因为一时的泄愤之言,断送了自己的仕进之路。
古人说:“言不在多,希言则贵,善言则巧。”
生而为人,最应该学的不是能说会道,而是懂得择其言,守其实。
该说的说,不该讲的别讲,不逾越不唐突,生活当减少许多烦恼。
有些话,自己知道就好,不必到处宣扬;有些事,内心明白便是,无须点明说透。
说话当有分寸,适时保持沉默,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选择。
04
过一生
梁实秋曾说过:“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,认识自己,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,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。”
成年人的世界,总是有许多沟沟坎坎,痛苦无奈。把所有都看重,难免身心疲惫;把一切放心上,必定苦海难逃。
世间百态,皆非简单对错可以判断,我们生活其中,亦要学会如何抉择,如何成长。
左宗棠说:“慎交友,勤耕读,笃根本,去浮华。”走过半生,才知纯粹好;尝过酸甜,方晓平淡真。
愿你我历经世事沧桑,不再迷茫,活出温柔与克制,心安气静,潇洒余生。